在招商引资方面,最受诟病的是政府诚信的缺失。许多人用“开门迎客,关门打狗”来形容目前政府招商的现状。为了吸引企业投资,政府什么承诺都可以做,一旦企业实际入住后,政府马上就改变态度,导致政商关系紧张,矛盾突出。
(一)政策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
在招商引资过程中,对于承诺的政策,尤其是优惠政策,许多地方政府朝令夕改,缺乏连续性。最突出的是,领导更换后,后继者则不再继承和执行前任承诺的政策,打乱企业的经营节奏,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环境。
某些地方的领导在更换后,新上任的领导单方面宣布合同无效,此种行为带有典型的“人治”色彩,是将权力凌驾于契约与法律之上。当初为了政绩,花言巧语引人投资,之后再翻脸绝情,为难企业,这些行为都充分暴露了相关政府的诚信意识缺失。
政策稳定性,尤其是合法合规的政策的稳定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提。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政策应当具有相对的持续性,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,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,能够对自己的经营行为进行有讲划的预期和安排。如果政府政策多变且缺乏可预期性,企业的经营缺乏稳定性与长久性,企业就会短期逐利,不利于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。
此外,一些地方政府与投资商进行直接项目洽谈,为企业作担保,一旦出现经济纠纷,政府或者撤手不管,出现随意保证,随意违约现象。
(二)滥用权力,“吃、拿、卡、要”
企业投资前,对企业百般献好,但企业一旦投资。地方政府就巧立名目,对企业大“敲竹杠”,“吃、拿、卡、要”。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,使得企业不得不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到“政府公关”上,交易成本显著增加,同时也给企业及经营者带来严重的法律风险。许多企业为此伤心难过,丧失对政府的信任,没有兴趣再投资经营,最后用腿投票,一走了之。不但企业利益受损,地方政府与当地人民的利益也受到损失。
(三)公共服务承诺不兑现
目前,在招商引资过程中,企业投资时往往会要求政府提供许多公共服务,这些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显形的公共服务,尤其是完善的基础设施,这是优化投资环境,吸引外来资金的重要力量。二是隐形的公共服务。如政府管理水平,其中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、政府经济信息和经济行为的公开等行政制度的完善。但在当前情况下,许多地方政府提供的配套公共服务明显不足。
总之,地方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过程中,各种短期行为、官僚行为和非法行为从长远上损害了公共利益和市场的发展,破坏了外来投资者对地方政府的信任,大大消弱了地方政府的公信力。
关注企业法治网微信公众号